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女性发展

这部开创性的著作挑战了道德发展的男性中心主义理论,提出了基于关怀、关系和责任的道德推理替代模式。吉利根通过倾听女性的声音,发现了'关怀伦理'这种不同的道德声音,从根本上改变了心理学、伦理学和女性主义理论对道德发展的理解。

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女性发展

📝 书评导读

1982年,卡罗尔·吉利根发表了《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女性发展》,哈佛大学出版社称之为”引发革命的小书”。这部作品不仅挑战了心理学领域的基本假设,更重新定义了我们对道德、伦理和人类发展的理解。作为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吉利根通过仔细倾听女性和女孩的声音,发现了一种被主流心理学理论系统性忽视的道德推理方式——一种强调关怀、关系和责任的声音。

理论革命的背景

吉利根的研究诞生于对心理学领域深层偏见的认识。她观察到,心理学”隐含地采用男性生活作为规范,试图用男性的布料来塑造女性”。主流发展理论,特别是她的导师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基于对男性的研究,然后被普遍应用于理解所有人类发展。

科尔伯格的理论基于他1958年的博士论文,完全基于对男孩的样本研究(按照当时的建议)。当这个理论应用于女孩时,数据显示女孩平均达到的道德发展水平低于男孩。这个发现被解释为女性道德推理的缺陷,而不是理论本身的问题。

吉利根认识到这不是女性的失败,而是理论的失败。心理学一直在特权化分离的、自主的自我,而忽视了相互依存的连接自我的故事。这种偏见不仅扭曲了对女性的理解,也限制了对人类发展全貌的认识。

关怀伦理的发现

吉利根研究的核心贡献是识别和阐述了”关怀伦理”。通过以开放的心态仔细倾听女孩和女性,她发现了一种不同于”权利和正义伦理”的道德推理方式。虽然她认为这是一种在我们文化中被编码为女性化的人类声音,但来自不同领域的女性将其作为女性心理学的一个方面来重视和培养,而不是被认为在道德发展中低人一等。

关怀伦理从这样的前提出发:作为人类,我们本质上是关系性的、响应性的存在,人类状况是连接或相互依存的状态。它不同于抽象和形式的权利和规则伦理——正义伦理——关怀伦理是情境性的和叙事性的,反映了对关系的关注,将情感与理性联系起来。

这种道德方法的特征包括:对具体情境和关系的关注而非抽象原则;强调责任和响应而非权利和规则;寻求维护关系和最小化伤害;认识到道德决策中情感的作用;以及理解自我是在关系中而非与关系分离。

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判

吉利根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批判是精确而有力的。科尔伯格的理论提出了六个道德发展阶段,从前常规(基于惩罚和奖励)到常规(基于社会认可和法律)到后常规(基于普遍原则)。这个等级假设最高形式的道德推理是基于抽象的正义原则。

但吉利根发现,当女性面对道德困境时,她们往往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说话。她们不是诉诸抽象原则,而是关注关系、背景和关怀责任。在科尔伯格的评分系统中,这种方法被评为较低的道德发展水平,不是因为它真的较低,而是因为评分系统本身偏向一种特定的(男性化的)道德推理方式。

例如,在海因茨困境中(一个男人的妻子快要死了,他是否应该偷药来救她),男孩通常关注权利和规则之间的冲突,而女孩更可能关注关系和寻找保护所有相关方的创造性解决方案。科尔伯格的系统将原则性反应评为更成熟,但吉利根论证关系性反应代表了一种不同但同样有效的道德成熟形式。

女性道德发展的阶段

吉利根发展了自己的道德发展阶段,基于她对女性的研究而非男性。她遵循了科尔伯格的前常规、常规和后常规道德的基本结构,但内容截然不同:

第一阶段:自我导向。关注个人生存和自我保护。道德决策基于什么对自己最好。

过渡:从自私到责任。认识到与他人的联系,开始考虑他人的需求。

第二阶段:他人导向。关怀成为自我牺牲的同义词。善意等同于照顾他人,常常以牺牲自己为代价。

过渡:从善意到真实。质疑自我牺牲的逻辑,认识到将自己排除在关怀之外的问题。

第三阶段:关怀原则。理解关怀包括自己和他人。关系被理解为相互依存而非依赖。

这些阶段之间还有两个过渡期,代表理解上的关键转变。重要的是,这个序列不是关于放弃关怀而转向正义,而是关于发展更复杂和包容的关怀理解。

不同声音的特征

吉利根描述的”不同声音”有几个关键特征,使其区别于主流心理学理论中的主导声音:

关系性思维:不同的声音从关系网络而非个体权利的角度理解道德问题。道德问题不是关于相互竞争的权利的裁决,而是关于维护和修复关系。

情境性推理:道德决策需要关注具体细节和背景,而非应用抽象规则。每种情况都是独特的,需要仔细考虑其特殊性。

关怀的责任:道德行动的动力不是职责或原则,而是对他人需求的响应。这种责任感来自于认识到人类的相互依存。

对伤害的敏感:道德关注的焦点是避免伤害和维护关怀。这需要对行动如何影响所有相关方的敏感性。

包容性解决方案:理想的道德解决方案是满足每个人需求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根据抽象原则确定赢家和输家。

对心理学的影响

《不同的声音》从根本上改变了心理学领域。它挑战了该学科声称普遍性的同时系统性地排除女性经验的方式。吉利根的工作导致了几个重要的转变:

心理学理论中性别偏见的认识增强。研究方法更加包容多样的声音和经验。对关系和连接在人类发展中作用的新关注。情感在认知和道德推理中重要性的承认。对心理健康和治疗的背景化理解。

吉利根的工作也激发了心理学内的新研究领域。关系心理学蓬勃发展,关注人际关系如何塑造发展和福祉。女性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特的领域出现,批判性地审查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中的性别假设。

对哲学伦理学的影响

也许《不同的声音》最深远的影响是在哲学伦理学领域。吉利根的工作激发并促成了哲学伦理学中被称为关怀伦理的女性主义导向运动。

关怀伦理挑战了主导西方道德哲学几个世纪的传统伦理理论。不像强调普遍原则的康德义务论或关注结果的功利主义,关怀伦理:以具体关系而非抽象原则为起点;重视情感和同理心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关注维护关系和满足需求;认识到依赖和脆弱是人类状况的基本方面;强调关怀实践而非道德理论。

内尔·诺丁斯、萨拉·鲁迪克、弗吉尼亚·赫尔德和琼·特龙托等哲学家在吉利根的基础上发展了关怀伦理的复杂哲学框架。

对教育的影响

吉利根的工作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有重要影响。认识到不同的认知和道德方式导致了对以下方面的呼吁:更包容的课程,重视关怀和关系以及竞争和成就;承认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方法;关注课堂社区和关系的教育环境;评估方法,承认多种形式的卓越和理解;以及将社会和情感学习与学术内容相结合。

吉利根的见解尤其影响了女孩教育。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学校常常奖励更符合男孩社会化的行为,同时低估女孩带来的优势。这导致努力创造更公平的教育环境,重视不同的声音和方式。

批评与辩论

《不同的声音》也引发了重要的批评和辩论。一些批评包括:

本质主义的担忧:批评者担心吉利根可能在本质化性别差异,强化刻板印象,即女性天生更关怀,男性天生更注重正义。吉利根回应说,她描述的不是生物差异,而是文化模式。

经验基础:一些研究人员质疑声音中性别差异的经验证据。元分析发现道德推理中的性别差异比吉利根建议的要小。然而,支持者认为传统研究方法可能无法捕捉吉利根所识别的定性差异。

交叉性:批评者指出吉利根的原始研究主要基于白人中产阶级女性,可能不能代表所有女性的经验。这导致了对种族、阶级、文化和其他因素如何塑造道德声音的更多关注。

关怀的负担:一些女性主义者担心,强调女性的关怀倾向可能会强化传统的性别角色,并为女性增加额外的负担。他们担心关怀伦理可能被用来证明女性继续承担不成比例的关怀工作是合理的。

后续发展

吉利根在后续工作中继续发展她的想法。在与同事林恩·米克尔·布朗合作的《在十字路口会面》(1992)中,她探讨了女孩在青春期如何失去声音。这项研究揭示了父权制文化如何压制女孩真实的声音,迫使她们在真实性和社会接受之间做出选择。

她后来的工作扩展到男孩和男性,展示了父权制如何也损害男性,迫使他们压制自己声音中被认为是”女性化”的方面。这项工作有助于理解性别规范如何限制所有人,无论其性别如何。

当代相关性

《不同的声音》在出版四十多年后仍然具有深刻的相关性。在#MeToo运动和日益认识到情商重要性的时代,吉利根对关怀、关系和情感背景的强调似乎特别有先见之明。

COVID-19大流行突显了关怀工作的重要性和关系对人类福祉的中心地位。对护士、教师和其他关怀工作者(主要是女性)的”基本工作者”认可,呼应了吉利根长期以来关于关怀的基本道德重要性的论点。

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当代辩论也反映了吉利根的见解。对算法决策中同理心、背景和关系理解需求的认识表明,“不同的声音”不仅对人类心理学很重要,对我们如何设计和实施技术也很重要。

全球视角

虽然吉利根的工作根植于美国背景,但它在全球产生了共鸣。不同文化对她的想法的接受揭示了道德声音中既有普遍模式又有文化特定变化。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吉利根描述的关系取向可能不那么”不同”,而更占主导地位。这引发了关于西方心理学在多大程度上将其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个人主义、自主性)普遍化为人类规范的问题。

跨文化研究表明,虽然关怀和正义取向存在于所有文化中,但它们的相对重视和性别关联在不同社会中有所不同。这表明道德声音既受普遍发展过程的影响,也受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

实践应用

吉利根工作的见解已应用于各个实践领域:

医疗保健:关怀伦理影响了医疗伦理,强调医患关系和对患者作为整个人的关怀,而不仅仅是应用医疗原则。

商业:组织日益认识到关系技能和情商的价值,通常与”不同的声音”相关联。

法律:恢复性司法运动反映了关怀伦理原则,关注修复伤害和恢复关系,而不仅仅是惩罚。

政治:一些政治理论家认为,关怀伦理为思考公民身份、社会政策和国际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源。

社会工作和咨询:这些领域广泛采用了关系方法和对背景与关怀的关注。

结论:声音的和谐

卡罗尔·吉利根的《不同的声音》仍然是心理学和道德理论中的开创性文本。通过识别和重视不同的道德声音,吉利根不仅挑战了她所在领域的男性中心主义,还丰富了我们对人类道德能力的理解。

吉利根的工作提醒我们,真正的道德成熟可能不在于选择关怀或正义,而在于整合两种声音。最深刻的道德智慧可能来自于认识到我们既需要正义的清晰性,也需要关怀的响应性,既需要原则的指导,也需要对关系的关注。

在一个面临复杂道德挑战的世界中——从气候变化到人工智能,从全球不平等到大流行应对——我们需要所有的道德资源。吉利根的遗产在于她坚持认为,通过倾听不同的声音,通过重视传统上与女性相关的道德取向,我们不仅变得更加包容,而且在道德上变得更加完整。

《不同的声音》最终是关于扩展我们的道德想象力,认识到人类经验和道德智慧的全部范围。在这种认识中存在着希望,希望有一个关怀和正义不是对立的世界,而是我们共同人性的互补方面。

书籍信息

原名: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作者: 卡罗尔·吉利根
出版: 1982年1月1日
ISBN: 9780674970960
语言: 英文

🛒 购买本书

Amazon 在亚马逊购买
通过此链接购买,本站将获得少量佣金,不影响您的购买价格。感谢您的支持!

支持我们

如果这些内容对您有帮助

☕ Buy me a coffee

相关推荐

读书讨论

分享您对这本书的感想和看法,与其他读者交流见解

💬

加入讨论

分享您对这本书的感想和看法,与其他读者交流见解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