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
剧情 青春 社会现实

岩石

Rocks

讲述伦敦东区黑人少女奥卢肖拉(绰号“岩石”)在母亲突然离家后,与弟弟艾曼努尔独自生存、躲避社会服务机构的故事。这部青春剧通过细腻的视角展现了少女之间的深厚友谊、城市青少年的韧性,以及女性互助网络在困境中的重要作用。

导演 萨拉·加夫隆
年份 2019
国家/地区 英国
片长 93分钟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年10月11日

主演

布基·巴克雷 科萨尔·阿里 谢内加-莫尼克·格雷森 丹杰罗·奥塞·基西杜 露比·斯托克斯 塔维赫·坎贝尔

🎥 影评与解读

《岩石》是导演萨拉·加夫隆继《妇女参政论者》之后的又一部女性主义力作,这部深具现实主义色彩的青春片通过伦敦东区黑人少女”岩石”(布基·巴克雷饰)的故事,展现了女性友谊的力量、青少年的韧性以及在系统性压迫下女性互助网络的重要性。影片采用独特的协作式创作方法,让年轻演员参与故事创作,呈现了一个真实、生动、充满力量的女孩成长故事。

从女性友谊的角度来看,影片最动人的部分是岩石与她的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感纽带。岩石与她最好的朋友苏玛亚(科萨尔·阿里饰)的关系建立在多年的内部笑话和相互保护之上。当岩石面临母亲离家的危机时,正是这个女孩友谊网络为她提供了情感支撑和实际帮助。影片展现了女性友谊的复杂性——既有无条件的支持,也有因为秘密和骄傲带来的冲突。

影片对青少年权利的探讨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岩石作为一个15岁的少女,必须在成年人缺席的情况下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同时还要躲避社会服务机构的介入。影片批判了社会服务系统的官僚主义和缺乏人性化,展现了青少年在面对成人世界的制度性压力时的脆弱性。岩石的挣扎揭示了社会如何忽视青少年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从种族与性别交叉的角度来看,岩石作为一个黑人少女面临着多重边缘化。她不仅要应对性别带来的限制,还要面对种族偏见和阶级困境。影片展现了伦敦多元文化社区的真实面貌,其中年轻的有色人种女性必须在有限的资源和机会中寻找生存策略。她们的友谊超越了种族和文化差异,形成了一个抵抗共同压迫的联盟。

影片对交叉性女性主义的呈现体现在其对不同背景女孩的细致刻画上。岩石的朋友圈包括了来自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女孩——穆斯林女孩苏玛亚、新来的罗谢(谢内加-莫尼克·格雷森饰)等。她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个人挑战,但在友谊中找到了共同点。这种多样性的呈现挑战了关于女孩经历的单一叙事。

从家庭解放的角度来看,岩石的故事质疑了传统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假设。母亲的离开不是因为她不爱孩子,而是因为她自己的心理健康危机。影片避免了简单地谴责这位母亲,而是展现了成年女性在贫困、单亲养育和心理健康问题交织下的困境。岩石被迫过早成熟,承担起”小大人”的角色,这反映了许多贫困家庭儿童的现实。

影片的创作方法本身就具有女性主义意义。剧组75%由女性组成,导演萨拉·加夫隆和编剧特蕾莎·伊科科、克莱尔·威尔逊采用了协作式的创作方法,让年轻演员参与到故事的发展中。这种”自下而上”的创作方式挑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层级,让女孩们用自己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故事。

从社会运动的角度来看,影片展现了基层社区网络的重要性。当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失败时,是社区中的非正式网络——朋友、邻居、老师——为岩石提供了支持。这种描绘强调了社区团结和集体行动在面对系统性不公时的重要作用。

经济赋权的主题贯穿全片。贫困不仅是背景,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母亲的离开部分源于经济压力,岩石和弟弟的生存危机也与金钱直接相关。影片展现了贫困如何限制选择、加剧危机,同时也展示了年轻人在资源匮乏情况下的创造性生存策略。

从文化身份的角度来看,影片展现了当代伦敦的多元文化现实。女孩们在学校说着混合了各种文化元素的伦敦俚语,她们的身份认同是流动的、混杂的。这种文化混杂性不是问题,而是力量的源泉。影片庆祝了这种多元性,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如何在都市环境中创造新的认同形式。

影片对学校环境的描绘也值得关注。学校既是岩石维持正常生活假象的场所,也是她获得支持的地方。老师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些提供帮助,有些则威胁要报告社会服务。这种复杂性反映了教育系统在处理学生危机时面临的挑战。

从表演的角度来看,使用非职业演员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性。布基·巴克雷的自然表演捕捉了少女在极端压力下的复杂情感——坚强与脆弱、骄傲与恐惧的交织。她成为BAFTA历史上最年轻的新星奖获得者,这本身就是对年轻女性才华的认可。

影片的视觉风格采用手持摄影和自然光,创造了一种纪录片式的真实感。这种美学选择强化了故事的紧迫性和真实性,让观众感觉像是在窥视真实生活而非观看虚构故事。

从心理韧性的角度来看,岩石展现了惊人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她在巨大压力下保持着对弟弟的爱护、对朋友的忠诚、对未来的希望。这种韧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困境中锻造出来的。影片展现了韧性的代价——岩石必须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来维持表面的坚强。

影片对城市空间的使用也具有象征意义。伦敦的街道、公园、朋友的家成为岩石和弟弟的临时避难所。城市既是危险的(社工可能随时出现),也是充满可能性的(总有地方可以躲藏)。这种对城市空间的游牧式使用反映了边缘群体的生存策略。

从代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岩石与弟弟艾曼努尔的关系是影片的情感核心。她必须在姐姐和临时监护人的角色之间切换,这种角色的模糊性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她对弟弟的保护既出于爱,也出于对家庭分离的恐惧。

影片的结局避免了好莱坞式的圆满解决。虽然岩石最终与朋友和解,但她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这种开放性结局更加真实,承认了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

从社会批判的角度来看,影片揭露了英国社会保障系统的缺陷。社会服务机构被描绘为官僚化的、缺乏同理心的机构,更关心程序而非儿童的实际需求。这种批判呼吁对儿童保护系统进行根本性改革。

最终,《岩石》的价值在于它为被边缘化的年轻女性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银幕形象。通过展现岩石和她朋友们的故事,影片证明了年轻女性的韧性、创造力和团结力量。在一个经常忽视或误解青少年女性经历的世界中,这种真实、复杂、充满力量的呈现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政治意义。影片提醒我们,即使在最困难的环境中,女性之间的友谊和支持网络仍然可以成为生存和希望的源泉。

🏆 获奖与荣誉

  • 英国电影学院奖新星奖(布基·巴克雷)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电影提名
  • 伦敦影评人协会奖年度英国电影

评分与链接

支持我们

如果这些内容对您有帮助

☕ Buy me a coffee

相关推荐

评论与讨论

与其他观众一起讨论这个视频

💬

加入讨论

与其他观众一起讨论这个视频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