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性别不平等与反女性主义情绪
H
Haeryun Kang 7 分钟阅读

本文分析了韩国在全球性别平等排名靠后却出现强烈反女性主义情绪的现象,探讨了保守政府政策、青年男性的反弹心理,以及女性主义在韩国社会中的复杂处境。
在韩国这个全球第十大经济体中,性别不平等长期存在,而反女性主义情绪却在近年来迅速升温。本文通过多位年轻人的访谈与政策分析,揭示了这一矛盾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与政治动因。
核心议题与社会张力
- 保守政府与性别政策的冲突:总统尹锡悦主张废除“女性家庭部”,认为性别歧视已非结构性问题,引发广泛争议。政府计划将其职能并入卫生部,但遭遇立法阻力。
- 青年男性的反弹心理:韩国男性在20多岁时需服兵役,普遍认为女性在教育与就业上享有“优势”,由此产生对女性主义的敌意。调查显示,60%的年轻男性对女性主义持强烈反感。
- 女性主义的政治化与污名化:尹政府将女性主义与低出生率、虚假性犯罪指控等问题挂钩,进一步加剧社会分裂。一些人认为女性主义“鼓吹女权至上”,甚至“煽动性别冲突”。
- 结构性不平等仍然存在:尽管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但在韩国企业高管中仅占4.8%,国会中仅占19%。女性主义者指出,性别不平等依然深刻,政策保护不可或缺。
社会反思与未来展望
文章指出,尽管反女性主义情绪高涨,但公众对性别议题的关注也在提升。前任女性部长郑贤淑认为,这场争论促使社会重新审视性别正义的必要性。支持者强调,女性主义不应被误解为对男性的攻击,而是对边缘群体的保护机制。
本文由Copilot基于NBC News文章《Despite stark gender inequality in South Korea, hostility to feminism is growing》总结撰写。
相关文章

联合国妇女署 & UNESCO • • 8min
人工智能中的性别偏见:2024年的警钟
最新研究显示,AI系统中44%存在性别偏见,女性在技术领域的代表性不足正在加剧这一问题。从ChatGPT到图像生成器,AI正在强化有害的性别刻板印象。

联合国妇女署 • • 11min
北京+30:全球女性权利的关键时刻
2025年标志着《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30周年。尽管取得了进展,但24%的国家报告性别平等遭遇反弹,10%的女性仍生活在极端贫困中。这是重申承诺的关键时刻。

Amelia Hruby (基于Breaking Free一书) • • 9min
打破自由:为什么'平等'是父权制的谎言
新书《Breaking Free》揭示了'平等'如何成为种族主义、父权制的理想,使女性和边缘化社区追逐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真正的解放需要的不是平等,而是自由。
讨论与评论
分享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和感受
💬
加入讨论
分享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和感受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