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女孩一样投掷:阴性身体行为、运动性与空间性的现象学
Throwing Like a Girl: A Phenomenology of Feminine Body Comportment Motility and Spatiality
这篇1980年的开创性论文通过现象学视角分析了女性身体经验的特殊性。杨结合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和波伏瓦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探讨了父权社会如何塑造女性的身体行为、运动模式和空间感知,揭示了性别化的身体经验如何限制女性的行动能力和自我实现。
艾里斯·马里恩·杨1980年发表的《像女孩一样投掷》是女性主义哲学中的里程碑式作品,它开创性地将现象学方法应用于分析女性的身体经验。通过对看似简单的投掷动作的深入分析,杨揭示了性别化的身体经验如何深刻地影响女性在世界中的存在方式。
理论背景与方法论创新
现象学与女性主义的结合
杨独特地结合了两个重要的哲学传统: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梅洛-庞蒂认为,身体不是客观物体,而是我们体验世界的基础。我们通过身体的运动性和空间性来理解和参与世界。身体是”我能”(I can)的源泉,是行动和意向性的中心。
波伏瓦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波伏瓦在《第二性》中论证,女性被定义为”他者”和”内在性”(immanence),而男性则与”超越性”(transcendence)相联系。女性被困在内在性中,无法充分实现作为自由主体的潜力。
杨的创新在于将这两种理论综合起来,分析女性如何在具体的身体经验中体现出这种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张力。
投掷作为分析起点
杨从欧文·施特劳斯(Erwin Straus)的研究出发,该研究发现女孩和男孩在投掷动作上存在显著差异:
- 男孩倾向于使用整个身体,通过扭转躯干、跨步和全身协调来产生力量
- 女孩则倾向于保持身体相对静止,主要使用手臂,较少运用身体的其他部分
这种差异不是生物学决定的,而是社会化的结果。五岁的儿童就已经表现出这种差异,说明性别化的身体训练从很早就开始了。
女性身体经验的三重结构
杨识别出女性身体经验的三个关键特征:
1. 模糊的超越性(Ambiguous Transcendence)
女性的身体行动展现出一种矛盾的特征:既向世界投射自己,又退缩回来。这种”模糊的超越性”表现为:
-
目标与限制的并存:女性同时体验到”我能”和”我不能”。例如,在运动中,女性可能同时感到想要达成目标和害怕失败或受伤。
-
部分投入:女性往往不会完全投入到行动中。在投掷时,她们可能只使用手臂而不是整个身体,仿佛身体的某些部分被”保留”或”保护”起来。
-
自我设限:女性经常在尝试之前就预设自己的能力限制,这种预期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2. 抑制性意向性(Inhibited Intentionality)
意向性是现象学的核心概念,指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特性。在身体行动中,意向性表现为身体向目标的定向。杨发现女性的身体意向性是”抑制的”:
-
犹豫与不确定:女性在行动时经常表现出犹豫,仿佛在质疑自己的能力。这种犹豫不仅是心理的,也体现在身体姿态上。
-
双重注意:女性不仅关注行动的目标,还同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如何被他人观看。这种分裂的注意力削弱了行动的效力。
-
防御性姿态:女性的身体经常采取防御性姿态,仿佛在保护自己免受潜在的伤害或羞辱。
3. 不连续的统一性(Discontinuous Unity)
健康的身体行动需要身体各部分的协调统一。但女性的身体经验往往是”不连续的”:
-
身体的碎片化:女性可能将身体体验为分离的部分而非统一的整体。在投掷时,手臂似乎与身体的其他部分分离。
-
缺乏流动性:女性的动作往往缺乏流畅的连续性,不同身体部分的运动似乎是分离的、不协调的。
-
空间的分割:女性倾向于将空间体验为分离的区域,而不是连续的运动场域。
社会化过程与身体训练
杨深入分析了这些特征是如何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的:
童年的差异化对待
从出生开始,女孩和男孩就接受不同的身体训练:
-
活动类型:男孩被鼓励参与需要全身投入的活动(如爬树、摔跤),女孩则被引导到较为静态或精细的活动(如玩娃娃、画画)。
-
空间使用:男孩被允许占据更大的空间,女孩则被教导要”收敛”、“端庄”。
-
风险态度:男孩的冒险行为常被赞许为”勇敢”,女孩则被警告各种危险,培养出谨慎和恐惧。
服装与身体约束
女性的服装传统上限制身体运动:
- 物理限制:裙子、高跟鞋等限制了运动范围和方式
- 姿态要求:穿某些服装需要特定的身体姿态(如穿裙子时的”端庄坐姿”)
- 自我监控:女性需要不断注意服装是否”得体”,这分散了对行动本身的注意
客体化与自我客体化
女性被社会化为关注自己作为被观看对象的角色:
- 外表焦虑:女性被教导外表的重要性,导致在行动时担心”看起来如何”
- 性客体化:女性身体被性化,使得某些动作被视为”不当”或”诱惑性的”
- 内化的凝视:女性内化了外部的评判凝视,即使无人观看也会自我审查
空间性与存在方式
杨的分析延伸到女性如何体验和使用空间:
封闭的空间感
女性倾向于体验一种”封闭”的空间感:
- 个人空间的收缩:女性往往将个人空间限制在身体的直接周围
- 不愿扩展:在公共空间中,女性倾向于占据尽可能小的空间
- 边界意识:女性对空间边界更加敏感,更少越界
被动的空间关系
女性与空间的关系往往是被动的:
- 等待被赋予空间:而不是主动占据或创造空间
- 适应既定空间:调整自己以适应空间,而非改变空间以适应自己
- 空间中的客体:将自己定位为空间中的客体而非空间的主体
哲学与政治意义
对普遍人类经验的质疑
杨的工作质疑了哲学中关于”普遍”人类经验的假设。梅洛-庞蒂描述的身体经验实际上可能主要反映了男性的经验。这揭示了哲学传统中的性别盲点。
身体与自由的关系
杨的分析显示,身体经验的限制直接影响到人的自由和自我实现。如果女性的身体能力被系统性地限制,那么她们作为自由主体的潜力也就被限制了。
改变的可能性
虽然杨的分析揭示了深层的结构性问题,但她也指出了改变的可能性:
- 体育运动的解放潜力: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女性重新发现身体的能力
- 女性主义意识:认识到这些限制的社会建构性是克服它们的第一步
- 身体实践的改变:通过有意识地改变身体实践,女性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体经验
批判与发展
交叉性视角
后续的批评指出,杨的分析可能主要反映了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的经验。不同种族、阶级、文化背景的女性可能有不同的身体经验。例如:
- 劳动阶级女性可能因工作需要而发展出不同的身体能力
- 不同文化中的性别规范可能产生不同的身体训练
- 残疾女性面临额外的身体经验复杂性
跨性别视角
跨性别理论为理解性别化的身体经验提供了新的视角:
- 跨性别者的经验挑战了身体经验与生理性别之间的简单对应
- 性别转换过程中的身体经验变化提供了研究性别化身体训练的独特窗口
积极的女性身体经验
一些批评者认为杨过于关注限制和负面经验,忽视了女性身体经验中的积极方面:
- 女性之间的身体亲密和关怀
- 母性经验中的身体能力
- 女性创造的替代性身体实践
当代意义与应用
体育与身体教育
杨的理论对体育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 性别包容的体育课程:设计鼓励所有性别充分使用身体能力的课程
- 挑战刻板印象:质疑某些运动是”男性的”或”女性的”观念
- 赋权导向:将体育视为发展身体自信和能力的途径
职场中的身体政治
杨的分析帮助理解职场中的性别动态:
- 空间占据:女性在会议中的座位选择、身体姿态如何影响她们的参与和影响力
- 身体语言:如何培养更自信的身体表达
- 着装规范:质疑限制女性身体自由的职业着装要求
公共空间的性别正义
杨的理论启发了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反思:
- 安全与自由:如何创造让所有性别都感到安全和自由的公共空间
- 包容性设计:考虑不同身体经验和需求的空间设计
- 重新占据空间:女性主义运动中的空间占据策略
结语:身体解放的愿景
《像女孩一样投掷》不仅是对女性身体经验的描述,更是对身体解放的呼唤。杨向我们展示,改变女性的身体经验不仅需要个人努力,更需要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
这需要我们重新思考:
- 如何养育孩子,给予所有性别同等的身体探索机会
- 如何设计空间和制度,支持而非限制身体的充分表达
- 如何创造文化,庆祝身体的力量和能力而非仅仅关注外表
最终,杨的工作提醒我们,女性主义不仅关乎抽象的权利和机会,也关乎最具体、最日常的身体经验。只有当女性能够充分地、自由地居住在自己的身体中,充分地运用身体的能力,她们才能真正成为自由的主体。正如杨所说,这不是要让女性”像男人一样”,而是要创造一个所有人都能充分实现其身体潜能的世界。
论文信息
相关论文
学术讨论
与其他研究者讨论这篇论文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加入讨论
与其他研究者讨论这篇论文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