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女性主义
共收录 13 个相关内容
📚 书籍 3
📄 论文 10
女性主义及其分类概览
本文全面概述了女性主义的历史发展、意识形态基础和分类变体。莫哈扬追溯了女性主义思想从早期运动到当代辩论的演变,强调了全球性别正义的关键挑战和未来方向。
超越身份:女性主义、身份与身份政治
这篇2000年的重要文章批判了朱迪斯·巴特勒的主体理论和女性主义中的身份政治实践。赫克曼提出了介于现代和后现代主体概念之间的中间立场,同时主张完全将身份从政治领域中移除。这篇论文挑战了关于女性主义如何围绕身份类别进行政治组织的基本假设。
超越位置政治:全球时代论证的力量
这篇2000年由著名女性主义社会学家西尔维娅·沃尔比撰写的文章挑战了立场认识论和'位置政治'在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主导地位。沃尔比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女性主义需要超越基于位置的知识主张,拥抱理性论证的力量,以对性别正义提出有效的普遍主张。这篇论文批判性地参与了后现代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这些理论倾向于将特定立场置于普遍推理之上。
什么算作女性主义理论
这篇论文探讨女性主义理论的定义边界和认识论基础,质疑什么样的思考和实践可以被算作'理论',以及这种划分如何影响女性主义学术和政治实践。厄马思从后现代视角审视女性主义理论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问题。
重新思考公共领域:对实际存在的民主的批判性贡献
这篇1990年的开创性论文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进行了女性主义批判。弗雷泽引入'次级对抗性公众'概念,揭示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排斥性本质,论证了多元公众的必要性,为理解民主参与和社会正义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情境知识:女性主义中的科学问题与部分视角的特权
这篇开创性的论文重新定义了客观性概念,提出'情境知识'作为传统科学客观性和相对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哈拉维论证所有知识都来自特定的位置视角,倡导'女性主义客观性'——承认部分性、位置性和具身性的知识生产形式。
西方目光下:女性主义学术研究与殖民话语
这篇影响深远的论文批评了将第三世界女性表征为单一、受压迫群体且缺乏能动性的西方女性主义学术研究。莫汉蒂论证这种表征延续了殖民话语,并呼吁对不同文化和地缘政治位置的女性经验进行更加细致、情境化的理解。
赛博格宣言:二十世纪晚期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这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通过赛博格的隐喻——机器与有机体的混合体——重新构想女性主义理论。哈拉维批评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传统界限,提出一种植根于亲和性、反讽和技术具身的后性别、后本质主义女性主义政治。
在西方的目光下:女性主义学术与殖民话语
这篇开创性的文章批判了西方女性主义对'第三世界女性'的话语建构,揭示了女性主义学术中的殖民主义倾向。